首页/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正文

渭南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做客《环境热线》

来源:渭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2-06-02 09:38
? ?5月31日,渭南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鑫做客《环境热线》,就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重点产业发展布局、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方面的话题接受访谈。

? ?主持人: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目前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 ?嘉宾: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冲击,我们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月促季、以季保年”工作思路,紧盯目标、以干克难、多措并举确保工业稳增长。目前,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4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同比均呈较快增长,企业生产稳定。

? ?主持人: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我市在重点产业发展上是如何来布局的?
? ?嘉宾:重点产业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区域内已经形成的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或依托区域内优势资源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其次考虑有条件在较短时间内培育成长的新兴产业。基于对渭南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的展望,按照稳步发展的原则,经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产业布局上,围绕特色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领域,构建具有渭南特色的“353”工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即打造钢铁及金属制品、食品工业、新材料3个千亿级,能源工业、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工业资源综合利用5个500亿级,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3个超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 ?主持人:为壮大产业集群,做强产业链,今年采取了哪些措施?
? ?嘉宾:为加快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链长制。印发了《渭南市实施“链长制”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方案》,围绕“353”产业体系,按照“一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发展规划、一批重点项目、一个工作方案”工作模式,以“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依托15个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制”,制定产业链发展路线,精准帮扶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二是加快“353”产业链研究及其监测分析系统建设。以“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为支撑,以优势产业和核心技术为基础,系统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绘制“353”产业链图谱,展示重点产业上中下游和产品拆分环节,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域内企业分布,明确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方向,根据产业链规律谋发展,为决策部门分析调度、靶向施策、指导县市区挂图作战提供依据。在绘制完成“353”产业链图谱的基础上,对产业链进行可视化、交互式展示,动态监测产业链各项数据指标,根据产业链缺失环节和延伸的方向,结合渭南工业发展实际,关注新领域、开发新产品,构筑工业发展新优势。从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目前正在研究制定“1个图谱”(产业链图谱)和“N张清单”(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锻长板领域清单等)。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带头机制,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实现产业链发展的规划统筹、政策统筹、项目统筹、要素统筹、力量统筹;建立联席调度机制,研究产业链发展趋势、收集意见、交流经验、部署任务;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加强对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成功经验的宣传报道,挖掘一批先进典型。四是用好省级重点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落实支持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链主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协同配套等相关政策,支持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结合省产业链工作推进情况,开展重点产业链“链主”、“龙头”企业认定工作,支持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链条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 ?主持人:什么是专精特新企业?市工信局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中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 ?嘉宾:所谓“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我市现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较上年增加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较上年增加11家。
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我们一是加强政策配套,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二是着力纾困帮扶,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在近日出台的《渭南市中小企业纾困帮扶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共享机制,鼓励银行量身定制“专精特新”金融服务方案,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建立科技、工信、税务、金融等部门直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机制,“一企一策”提供“点对点”精细服务。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定制专属服务包,提供个性化服务产品。三是广泛动员。通过召开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动员会,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紧盯我市培育目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影响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实现“工业倍增”。
? ?主持人: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以来,我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 ?嘉宾: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工业经济稳定向好,技术创新、绿色制造走在全省前列,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 ?一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北人印机、科赛机电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华海新材料纳米铝陶制动器项目荣获工信部、财政部共同举办的“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二等奖。麦可罗获评国家第一批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个数位居全省前列。省级质量标杆认定个数连续两年居地级市第1位,占全省认定总户数的30%。参加了第十一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围绕“353”产业链,线上展馆汇聚47家企业,推介发展成果,提升渭南形象。二是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国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企业,是我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面落实“节水优先”要求,15家企业获得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重点能耗企业主要能耗指标均达到国家能源限额标准。三是项目建设全面加快。国家级光伏领跑基地落地渭南,太阳能、风能装机规模居关中之首。“秦禹”专用车成功出口中亚,国家级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富平,达钢路机项目主体迁入渭南高新区。越博动力首台套产品下线并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龙钢集团开展清洁运输转型,建设换电站,实现了我省首次新能源汽车换电示范运行。旭强瑞清洁能源高纯氢项目顺利投产,持续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打造渭南氢能经济示范区。四是要素保障支撑有力。设立了市县两级工业发展资金和市级工业倍增发展基金,支持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评价,构建园区产业评估体系。大荔经开区、富平高新区、澄城经开区、合阳经开区入选省级特色专业园区,认定数量居全省前列。